仅有一项发明专利的“高新企业”
因专利问题被市场严重质疑的公司不乏其人,携“高铁概念”叩关创业板的永贵电器或许成为新的案例。《金证券》了解到,今年5月过会的浙江永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外竞争对手哈廷电子,打了一年零四个月的“专利”官司,目前仍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中,尚未结案。
“铁路运行对安全性要求非常高,所以铁路相关产品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安全质量、技术研发等方面。”一位长期跟踪铁路运输设备制造行业的券商研究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谁的技术领先,谁就更具竞争优势。以专利来牵制竞争对手的做法,在行业内非常普遍。”
家族持股微妙“平衡”
永贵电器前身为浙江天台县车辆电器厂,创办于1973年3月,性质为集体企业。1986年11月,范永贵开始承包该厂经营,并在1998年盘下厂里全部资产,顺利将其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永贵电器。
据了解,今年62岁的范永贵,1975年进入天台县车辆电器厂,先后担任技术员、副厂长、厂长职务。盘下车辆电器厂后,他将公司经营多交给儿子范纪军、范正军打理,自己只担任董事等“虚职”。
永贵电器的家族企业特征非常明显,这一点在股权结构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包括范永贵、范纪军、范正军、娄爱芹、卢素珍、汪敏华在内的范氏家族,直接加间接合计持股88.98%。
《金证券》获悉,股权分配上,范永贵和老伴持股33.04%;两个儿子一碗水端平,各自12.01%的股权,媳妇们也一样,各自持股9.01%。有意思的是,老范的股权恰好等于两个儿子的数量,老伴则和每个媳妇持股相同。
此外,范纪军和范正军各持有永贵投资37.03%的股权。据悉,永贵投资是家员工持股公司,持有永贵电器18.77%的股权。
不难看出,范氏家族在股权安排上,“小心翼翼”地保持着一种平衡。
在公司经营中,哥哥范纪军担任董事长,弟弟范正军则是董事、总经理。虽然兄弟俩职务不同,但年薪同为35万元/年。此外,范家的女将们也在公司任职。娄爱芹曾担任永贵电器出纳、监事;大儿媳卢素珍目前是公司的财务总监;二儿媳汪敏华毕业于江苏大学会计学专业,曾在永贵电器任办公室主任、监事。
被诉专利侵权仍在和解
永贵电器对外一直以“历史悠久”、“技术领先”示人,称自己是一家专业从事连接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有铁路客车连接器、城轨车辆连接器、动车组连接器等。
不过,这样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却被卷入到“专利侵权”的丑闻中。
《金证券》注意到,2011年4月20日,永贵电器的竞争对手之一,德国哈廷电子有限公司在北京一中院起诉永贵电器及北京希格诺科技有限公司(永贵电器销售商)。